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牙病患者求馬偕博士醫治

照片為向馬偕博士(註1)求治的牙病患者,患者牙病腫脹,使得臉都變形。

馬偕擅長為人拔牙,在其傳記裡自稱從1873年(清同治12年)至1893年(清光緒19年)返回加拿大約20年間,與學生為民眾已拔除超過2萬1千顆牙。而除了在各地宣教為民眾拔牙治病外,1879年(清光緒5年)成立的偕醫館,也醫治許多在地及遠道而來的病患。

根據馬偕與禮德醫師( Alex Rennie)合力編寫的報告書,偕醫館在1880年到1890年(清光緒6至16年)間,馬偕與其他在偕醫館協助的醫師們共免費收治將近30,000人次的新來病人,對臺灣北部民眾的健康,貢獻良多。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參考書目: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前衛,2007;許妝莊,《從偕醫館到馬偕醫院日治初期馬偕醫院營運初探》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貢獻者
    相關人物
    馬偕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