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部台灣宣教130週年、牛津學堂暨台灣神學院設立120週年紀念慶祝活動

照片為加拿大牛津郡英格索風笛隊於小白宮(註1)表演後,馬偕後裔、牛津郡長、英格索風笛隊與真理大學葉能哲校長(前排立者右3)、莊武男董事長(前排立者右1)留影留念。

1872年(清同治11年)馬偕博士(註2)在淡水登陸,開始在臺灣進行傳道,1882年(清光緒8年)興建牛津學堂,取漢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註3),此後成為長老教會培育傳教、醫療和教育的基地,2002年(民國91年)正值北部臺灣宣教130週年、牛津學堂暨台灣神學院設立120週年,舉辦一連串紀念慶祝活動,邀請馬偕故鄉,歷史悠久的加拿大牛津郡英格索風笛隊,穿著承襲傳統風貌的炫麗衣裙,整齊的隊伍與步伐,嘹亮悅耳的蘇格蘭傳統風笛樂聲,在臺巡迴演奏,贏得許多掌聲喝采,揭開活動序幕。

註1:小白宮位於真理大學校園內,是馬偕住所,2016年成為馬偕紀念館。

註2: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3:牛津學堂,英文名Oxford College,漢名稱為「理學堂大書院」。

參考書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網站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貢獻者
    相關人物
    葉能哲

    相關人物
    莊武男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02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