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泰雅族武裝獵人

這是在馬偕博士(註1)相機下,全副武裝擺姿勢的泰雅族獵人。馬偕數次在這種可怕的情況下化險為夷,和他們做朋友,也親眼目睹他們出草的戰果,也有一位身上有獵殺29顆人頭印記的頭目朋友,有不少信徒也被他們所害,馬偕博士早期學生中--許銳於1873年底(清同治12年),即因傳教被伏殺在苗栗的獅潭。

在馬偕自述《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註2)中提及台灣原住民是天生的獵人,他們擁有特殊本能,善於追蹤,善於長時間耐心等待獵物,他們打獵裝備也非常簡單,只要一把刀、一支矛和一個網袋,有時也會攜帶弓箭或火繩槍,在照片中的兩位泰雅族勇士即拿著火繩槍。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由馬偕原著、麥唐納(J. A. MacDonald)編輯,於1895年出版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並不是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之前已經有兩個譯本,分別是林耀南譯的1959年《台灣遙寄》以及1960年,周學普譯的《台灣六記》,2007年又重譯,書名為《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參考書目:偕叡理著,王榮昌等譯,《馬偕日記1871-1901》,玉山社,2012;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前衛,2007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創作者
    馬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