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稻埕教會主日學第1回學藝會紀念

照片為大稻埕教會在枋隙禮拜堂進行主日學第1回學藝發表會。

1875年(清光緒元年)8月15日,馬偕(註1)創立大龍峒禮拜堂,其獻地建堂發起人為初代信徒陳願長老,是臺北市最早建立的禮拜堂,其地址在今延平北路三段,從那時候開始教會蒸蒸日上,十分興旺。後因中法戰爭等因素,禮拜堂遭受毀壞,而後以賠償金於枋隙(註2)重建禮拜堂,稱為「枋隙禮拜堂」(註3),而後教友增多,枋隙禮拜堂不敷使用,熱心教友李春生長老的奉獻土地及經費之下,於日新町(註4)建築兩倍大的禮拜堂,1915年(大正4年)8月竣工,改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1903年(明治36年)李壬水牧師受派於大稻埕教會,帶領教會興起進步,因此加聘葉塗火傳道師,擴大主日學工作,教授詩歌樂理合唱等。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枋隙教會位於迪化街二段67號。

註3:枋隙教會的禮拜堂於1956年給大橋教會使用。

註4:日新町約在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一帶。

參考書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網站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