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女學校同學會

照片為淡水女學校同學會。

馬偕博士(註1)於1883年(清光緒9年)在牛津學堂興建女學堂校舍,1884年(清光緒10年)1月開學,1901年(明治34年)6月因馬偕逝世之故停辦,1905年(明治38年)重辦,1907年(明治40年)更名為「淡水女學校」,而後1915年(大正4年)因重建校舍,停招一年,隔年重開,更名為「淡水高等女學校」,開學典禮更是吸引民政長官下村宏、廳長等官員參與,且學制變更,預科四年,本科四年;除聖經以外,一律以日文教授;制訂制服,樣式為淺藍色上衣及深藍色布裙,1921年(大正10年)之後,進入學校前需通過入學考試,滿足了臺灣人對女子高等教育的需求,培育一群具有知識水平,且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女性,紛紛投入社會,貢獻心力。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參考書目:曾柏翔,《馬偕教育志業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郭書蓁,《兩個時代的北部長老教會女性--從晚清到日治前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所碩士論文,2005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