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1943年(昭和18年)11月23日,偕叡廉牧師(註1)全家回國送別會。因戰爭,日本排外政策,被迫離開臺灣回加拿大,而後他赴南美任中學校長, 1946年3月重返臺灣繼續教育事業。
偕叡廉牧師於1882年(清光緒8年)1月22日出生於淡水。1911年(明治44年)得到美國克拉克大學碩士學位。同年與加籍羅仁利女士(註2)結婚,婚後,夫婦相偕前來臺灣傳教,致力創辦淡水中學校(註3),並為其初任校長多年。1943年(昭和18年)因戰事,全家回加拿大,並赴南美任中學校長,戰後重返臺灣,繼續教育事業。退休後,致力於傳道事業,舉辦奮興佈道會,同時借用滬尾偕醫館舊舍,成立查經聖經中心,藉由查經分享,深化信徒的靈命成長。另外在北海岸開拓三芝小基隆教會、興化店佈道所,為此,小基隆教會在偕叡廉辭世後,更名為「偕叡廉紀念教會」。
註
註1:偕叡廉牧師,George William Mackay,為馬偕長子,生於1882年1月22日,卒於1963年7月20日。
註2:羅仁利,Jean Ross Mackay,婚後從夫姓為偕仁利,生於1887年4月28日,卒於1969年8月16日。
註3:淡水中學校,戰後更名為淡江中學。
參考書目:葉晨聲,《從牛津學堂到淡江中學―一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的個案研究(1872-1956)》,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2004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