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馬偕博士(註1)帶領學生在北臺灣徒步傳道的身影;右起穿草鞋者為馬偕博士,其後為學生嚴清華(註2)、莊天能、葉順(註3)、柯維思(註4),最後則是嚮導與挑夫阿貢。
馬偕1872年(清同治11年)3月抵達淡水後,即以淡水為基地,前往北臺灣各地旅行宣教。宣教途中,常會帶領本地學生隨行,並於旅途中授課。
照片中的嚴清華是馬偕來臺所收的第1位學生,也是最重要的助手;1873年(清同治12年)成為第一位傳道師,在五股教牧會;1885年(清光緒11年)受封成為臺灣北部第1批本地牧師。
柯維思,則是馬偕另一位得力助手,1883年(清光緒9年)進入淡水牛津學堂就讀,1888年(清光緒14年)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同時擔任偕醫館的助理。1889年(清光緒15年)與馬偕的次女偕以利(註5)成婚,成為馬偕的女婿。
本張照片亦出現於1895年(明治28年)出版的馬偕傳記From Far Formosa : the island,it's people and missions 第172頁(註6),推測照片為1893年(清光緒19年)馬偕返回加拿大述職前所攝。
註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嚴清華,生於1852年,卒於1909年6月2日。
註3:葉順,原名叫德順,生於1863年,卒於1910年6月19日。
註4:柯維思,原名柯玖,生於1867年,卒於1945年10月24日。
註5:偕以利,Bella Catherine Mackay,生於1880年9月4日,卒於1970年7月23日。
註6:由馬偕原著、麥唐納(J. A. MacDonald)編輯,於1895年出版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並不是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之前已經有兩個譯本,分別是林耀南譯的1959年《台灣遙寄》以及1960年,周學普譯的《台灣六記》,2007年又重譯,書名為《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參考書目: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前衛,2007;《淡水維基館:柯維思》;〈教會史話250 嚴清華的身世及弟妹〉《台灣教會公報》2176期, 1993年11月14日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