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威,資深廣播人,父親是廣播界第一代,從小在廣播耳濡目染下長大,大學畢業後開始正式進入父親的勝利電台做廣播,十五年前替公司成立了文物館,保留下廣播電台裡的珍貴文物、老照片和設備,他相當自豪地自製廣告優等獎獎狀,高掛在辦公室的牆面上。
指著台南工商展覽玻璃電台當時實況轉播棒球賽的老照片,李明威回憶起廣播在臺灣的發展歷史。西元1950年台灣電台開始成立,廣播作為當時大眾的唯一娛樂來源,影響力逐漸擴大,電台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榮景一直持續到七十年代,而他認為西元1970年到1990年是廣播電台全盛時期。對於李明威來說,廣播是童年和成長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時候的夜晚,是收音機中的中廣、警廣等節目陪伴他長大的,廣播之餘他生命的重要性,談起民國五十年代後廣播界的發展過程,李明威如數家珍。
曾經在美國待了數十年,一樣經營廣播業,同時管理節目和業務,對他帶來了很重要的訓練。回到台灣後,李明威持續進行廣播事業,歷經從寡占市場到各家競爭的緊張市場,他喊出「老字號新風貌,在地的聲音」作為電台營業的宗旨理念。趁逢電台逐漸開放的趨勢,他因為害怕公司的人材被挖角,自己搶先開設起播音員訓練班,他笑著說訓練班替當時其他電台對手培育無數人才。對於廣播業和公司,他有著延續父親經營責任的使命感,現在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面臨接棒的問題,李明威說五十歲前他會煩惱,現在的他已經不再多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