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橫貫公路的興建,是由當時擔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蔣經國負責,因此他經常巡視沿線的工地,李樂軍也因此多次與蔣經國相處,除了在滴水崖醫護站蔣經國見他年輕(26歲)鼓勵他要多讀書外,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在洛韶與蔣經國的相遇。
蔣經國巡視工地,生活日用均與築路工人相同,包括飲用沾上泥土的茶壺水,跟工人一樣吃著用洗臉盆盛裝的菜飯,坐在石頭上用餐。除了榮民為興建公路的主力外,曾經參與東西橫貫東路工程的,至少還包括負責搬運補給物資的職訓隊員,軍方的兵工、民間廠商與公路局人員。當公路沿太魯閣峽谷一路向上興建來到洛韶,李樂軍的醫務所也遷移到洛韶,蔣經國來到洛韶時,曾在晚上前往職訓隊員居住的營地與隊員聊天,結果當晚不顧隨行人員反對決定睡在當地,蔣經國這次巡視過後,還曾寫下一文:「我住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本片段紀錄李樂軍重返洛韶,說明當地原有地貌並爬坡尋找他早年醫護所的可能位置,以及或許留在當地開墾的榮民。現在的洛韶工務段便是當年開路時的工務段所在地,而當年他醫務所可能的位置,則已是一片不平坦的荒地,一旁的洛韶山莊則空無一人,李樂軍與居民對話說明自己身份,但已無法找到當年的同袍。在爬坡後的不斷喘息中,李樂軍除了表示舊地重遊體力不如當年的感慨,也欣慰自己曾與榮民弟兄同甘共苦參與中橫公路的興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