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銅獅頭

這座獅頭至少超過50年,不過確切完成的時間隨著老塗師撒手人世,即使是第二代的黃厚銘也不清楚。最早有這座獅頭的記錄是民國55年北港朝天宮聖母遶境時,老塗師率門生舞獅陪駕所留下來的歷史影像記錄,當時老塗師手持的就是這座銅獅頭。

老塗師初期製作的獅頭有青色、紅色、黃色、白色、黑色等色,代表五行之意。而這座銅獅頭則多保留原來銅金屬的原色,金屬的厚重感以及獅面複雜深邃的輪廓,更顯示出這座銅獅頭的威儀。這座獅頭與老塗師用泥土粗胚捏製脫膜紙糊的獅頭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座銅獅頭是由銅片一一打造獅面上的凹凸紋路,再鑲黏於獅面上而成。可以說是相當地費功夫與時間。

雖然是銅製獅頭,但並不重,舞起來相當順手,也是絕無僅有的一座。目前這座銅獅頭收藏在鳳陽國術館中,已經成為鎮館之寶,也保留與記錄著老塗師製作獅頭的明顯特徵。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田野調查口述訪談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