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被稱為「初鹿之虎」的徐永富

圖為徐永富(右)與徐永盛攝於瑞和盛豐碾米工廠。徐永富1892年(明治25年)生於苗栗頭屋,世代種茶、開墾梯田,生計艱難,因此移居花蓮鳳林擔任製糖會社雇工,後因大埔尾(今瑞和)荒埔尚多,再次舉家遷移大埔尾,因年事已高,成為徐家族長。徐永富會雕刻獅頭,平日教晚輩舞獅、武術,晚間講水滸、說三國,能文能武,村人敬重有加。其訓練武術所用刀劍及獅頭,在1947年(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後被沒收。

臺灣光復後,徐永富擔任鹿野鄉農會理事長。1948年(民國37年)任鄉民代表會主席,1953~1958年(民國42~47年)連任第四、五屆鄉民代表。其為人,正直敢言,針對公眾人物敢說敢批,被視為「鹿野之虎」。1952年(民國41年),將其詩作輯成《一覽便知》共16頁。1966年(民國55年)離世,享年75歲。徐永富是農民中的知識份子,是客家「晴耕雨讀」的典型,其兒孫子侄輩不少工商政教名流,在東部移民中相當特別。

基本資訊

  • 出生地點-縣市區
    苗栗縣
  • 生年月日/時期
    1892
  • 國籍
    中華民國
  • 撰寫者
    黃學堂
  • 資料來源
    黃學堂主編《瑞和村史》,臺東:臺東縣政府,2013,頁139-142。ISBN 978-986-03-8659-2(精裝)
  • 卒年月日/時期
    1966
  • 性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