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張明信片放置於黃貴潮(Lifok Oteng)收藏整理的〈明信片集二〉中,為徐培基於1968年3月6日寄給當時宜灣天主堂駐堂神父史泰南(Fr. Steiner Dominik)的明信片,討論建造聖堂的材料。明信片的內容為:
「神父、會長閣下。神父要的東西有幾個問題:一、界橋的木材是楠木還是檜木?二、宜灣黃貴潮的木板是檜木還是楠木?三、所有的鋼筋兩頭要彎嗎?還是直的就好?以上請快回信。 順祝 主佑 徐培基 三月六日」
黃貴潮於1958年皈依天主教,並於同年年底從事傳教師工作,歷時14年的時間,於1972年母親去世後辭職。史泰南神父出生於瑞士,1943年受封為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的神父,1959年派至台東,在2002年辭世,一生為台東奉獻超過四十餘載。1963年原宜灣堂區駐堂神父姚秉彝調到台東馬蘭天主堂服務,史泰南神父接任掌管該堂區,他一生奉行簡樸,平時利用教堂後方的菜園自耕自食,在他過世時教友甚至在他的衣櫃裡找不到一件像樣的衣服可以讓他入殮。他對教區內三餐不繼的人卻非常慷慨,時常自掏腰包幫助他們,更成立當時花東地區第一個儲蓄互助社教導族人儲蓄的習慣。史泰南神父堅持將阿美族傳統文化融入天主教的實踐中,而不是利用外來宗教的力量強行改變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因此他與黃貴潮等傳教士合作,一起將《聖經》用羅馬拼音翻成了阿美族語,使教徒能使用自己的語言閱讀聖經。史神父不僅鼓勵教友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甚至親自參與其中,黃貴潮曾回憶有一天史泰南神父突然對他說「阿美族的傳統服飾相當漂亮,為什麼平常不穿呢?」過沒幾天,史神父就穿著阿美族傳統服飾上台主持彌撒,令在場的教友和其他傳教士非常感動。

收藏的明信片—台東天主教辦事處寄送的明信片_JPEG(96dpi).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