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工作營與彩繪藝術村

在2007年的暑假,台西街上多了一些外國人,有來自香港、韓國、日本、澳洲等地的年輕志工穿梭在街頭上,他們是來參加由台西藝術協會和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辦理的『社區彩繪國際工作營』,十多年下來讓台西多了一個名字「國際彩繪藝術村」。

在海口生活藝術館附近的居民已經習慣有外國人在台西社區彩繪,有人還跟這些外國人成為朋友。問起有這個印象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多數人會說很早以前。這些外國人融入台西已經成為社區的共同記憶。政府不時在想如何行銷台灣?學者專家都有一套看法,連補助外國人來台旅遊都討論過。不過台西藝術協會丁仁桐的做法最實際。

來到台西的國際志工都得自費,丁仁桐只負責落地招待。志工待在台西的這個月內除了幫社區彩繪之外,休假日會由丁仁桐帶著他們四處走走,從台西一直往外到其他鄉鎮市,就這樣認識台灣。一個月日夜相處,每一年的志工都凝聚成一個網,再慢慢地被編織到一張大網中,網的中心就是台西和丁仁桐。透過這樣的交流與匯集,丁仁桐發展出一個國際畫家網絡,他們每年彼此參訪,辦理畫展,交流繪畫藝術。國際工作營不僅成就台西國際彩繪藝術村,還織造這張國際文化交流的網絡,政府如果沒看見,那就太可惜了。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口述訪談 2、 丁仁桐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台西藝術協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07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