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在地資源踏查與運用-認識地方資源

     山城美館館長林正文說,山城美館是他人生中的意外,他回故鄉真正想做的事是服務這裡的人,尤其是老人與小孩,但山城美館的出現也催化了這個想法的成行,所以近幾年山城美館的規劃和發展逐步做出調整,開始扣緊地方的文史和人物,關心地方議題,並加強與地方其他社團的橫向聯繫與交流。

     民國107年(2018)6月9日山城美館辦了一場「礦山生活人特展」,介紹了金水地區的耆老如鄭春山、陳石成、張阿輝、李乞榮等,為期兩個月的展覽,除了邀請這些耆老和社區的婆婆媽媽們現場分享礦山生活的點點滴滴,美館也積極記錄、保存這些即將消逝的礦山記憶。

    地方知識學是近年來社造課題中的顯學,山城美館也在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的贊助下,開始收集地方上的人、事、地、物,進行人物專訪、口述歷史彙整及文史踏查,作為地方知識學的基礎來源及架構。最後這些資料庫也可以運用在社區小旅行的導覽行程、在地教學的素材,讓外來的遊客做深度的旅遊,讓當地的學生藉由認識社區而更愛鄉土。

    圖為耆老陳石成,於斜坡索道遺址前,說明金水地區消逝的礦山記憶。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楊淑妮
  • 創作者
    山城美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8/6/9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