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揹婆,又有稱之為公央婆或公婆陣、翁婆陣,在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的廟會活動中經常看得到,是一種一人陣頭的形式。公揹婆與「雙生仔陣」類似,前面的老公是假人,後面的老婆是真人,男偶通常是紙糊頭面,由後方的人穿戴,而做出老公揹老婆的樣子。
公揹婆由一人飾演兩種角色,後面的婆有由男性裝扮,也有女性,並無規定。如果是男性裝扮,通常表演者臉上會畫大花臉、頭繫珠花黑巾、身穿花布衫,強調女性的特徵。公揹婆並沒有固定的跳法與配樂,完全依靠表演者的創意發揮,要進要退,要扭要擺,都由表演者視現場的情況而做即興的表演,表演內容以誇大動作和幽默好笑的對話來逗弄現場的小孩和觀眾,用現代的說法,也是一種與觀眾的互動式演出。
這張照片中的演出者是旭陽車鼓劇團的成員,一般公揹婆陣頭太小,所以都會依附在像車鼓陣等劇團之下。在這場受邀表演的活動中,車鼓陣的演出仍是主要的劇碼,不過因為當日的場地很大,所以除了車鼓陣之外,另外還派出公揹婆、婆揹公等逗趣陣頭來吸引和娛樂現場的觀眾。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