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共18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有關的相片,第17張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小港龍湖廟中元普度

  在活動前,由廟方人員製作「貫金」,所謂貫金飾將九金及銀紙,分發至各信徒家中或置於廟前供信眾自由發心索取,製作成長條的元寶並蒐集成袋後,逕送該廟集結,俟送大士時披掛於大士爺金身上一併燒化。近年來,大士爺金身糊製係由前鎮區「混玄道壇」陳志良道長主理,道長在自宅中依序糊製頭部、身體、腳部及底座,稱之為「換杉」,逕送爐主家所設安置大士爺的棚架中組裝,直至農曆7月14日迎大士時方出行。

        在農曆7月14日活動當天,將從大坪頂取回的竹篙豎立於該廟牌樓後方,並於竹篙上升起天燈、孤魂旗等物件,召告三界真聖及境內孤魂蒞臨會場,並奉請守旗使者守護竹篙。下午一時,大士爺紙糊金身出發繞行港仔墘聚落,後至該廟安座開光。下午六時,該廟人員持燈排及路燈前往小港漁港岸邊指引海上孤魂上岸受供,並另有人員搭船至高雄港第二港口中央施放水燈。

  農曆7月15日自凌晨五點起,開始五更早朝等一系列科儀;較特別的是,本活動舉凡涉及祭拜的橋段,則由「八大柱」(主會、主普、主醮、水燈首、押榜首等)及信徒家中未成年男丁擔任「拜佛仔」隨各類科儀跟拜。直至夜間普渡儀式完成後,方將大士爺金神送至廟外燒化。活動隔日早晨,由廟方將大士爺神龕及令牌請回廟中安座,並將廟前紙糊的「山神」及「土地」神尊一併燒化,本活動方宣告圓滿。

  龍湖廟迎大士爺慶典為極具地方特色的中元普度慶典之一,其規模及文化意涵,堪比嘉義縣民雄鄉大士爺普渡祭典,深具文化發展及觀光潛力。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莊仁誠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據龍湖廟(下稱該廟)耆老口述,迎大士爺(下稱本活動)已於清末及日治初期流傳至今;原龍湖廟奉祀北極玄天上帝,時岸邊林投樹突放紅光,後經玄天上帝指示:將有神祇來到港仔墘與眾位村民結緣,應擇期以四駕前往放紅光處迎回供奉。村民前往林投樹處時,只發現樹上掛一書有「大士爺」字樣的香火,此即龍湖廟供奉大士爺之由來。數年後,大士爺指示廟中倘舉辦普度活動,應為其雕塑金身鎮守會場,此即該廟迎大士爺活動之初始源由。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龍湖廟
保存者/保存團體
財團法人龍湖廟
舉行時間
農曆7月14、15日
辦理週期
逐年辦理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