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2019年(民國108年)攝於欣欣菜場的早點攤販「周家欣欣早餐」,照片中的女性為攤販老闆娘,她並非隨軍人移民至台灣,而是從中國南京嫁到台灣的。攤位上販售的早餐有燒餅、油條、大餅、捲餅,是許多眷戶鍾愛的麵點食品。 欣欣菜場自1959年 (民國48年) 建立,主要服務的對象為岡山的眷村居民們。除了因為消費者多為來自四川的空軍,而延伸出麻辣口味的食物外;也配合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居民,有許多各省特色小吃,由於1950年代美援時期,當時提供許多麵粉,也造就了欣欣菜場裡開始有許多麵點類食物。 周家欣欣早餐的老闆娘做得一手好麵點,但實際上他的手藝並不是來自家鄉,而是嫁來台灣後,和家人住在岡山成功乙村時,向隔壁鄰居學得。老闆娘也因其來自南京的身分,成為許多老人們聊天、回憶家鄉的對口。可以說周家欣欣早餐體現了當時眷村每家互通有無、分享家鄉味後延伸出獨門口味的真諦,以及眷戶們如何透過市場連結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