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張照片為黃山年於醒村廣場的留影。黃山年於1949年(民國38年)撤退到臺灣,1953年(民國42年)到1957年(民國46年)間住在醒村108號,之後搬到勵志村。本張相片的拍攝地醒村廣場,後方是醒村大禮堂,醒村二層樓房的建築總共有五棟,每一棟樓上樓下各住8戶,房子坪數小,屋內又沒廁所衛浴。醒村大禮堂有公共浴室,男女各一間。那時擔任飛行教官都在空軍軍官學校裡洗澡,就著大水池用水桶舀水沖洗,全年冷水,沒熱水。
黃山年回憶,住在醒村第一年就碰到了颱風,那時候房子屋頂直接被吹掀,度過了驚魂的一夜。當年颱風的受災戶不少,很多人被安排到醒村大禮堂暫住,黃山年一家就也跟著搬去大禮堂旁洗漿房住,半年後房子修好,再搬回去樓房住。
1950年代,在岡山地區屬日治時期遺留眷舍建築的有醒村、康樂村、自強村、新生村、二高村、勵志村等。約1960年到1970年代,經軍方及婦聯會增建其他眷舍如大鵬六村、大鵬九村、貿易十村、實踐村等;其他還有部隊自建的房舍,是最簡陋克難的眷舍。醒村是唯一村內設有公共空間的眷舍,有理髮室、洗漿房、酒吧間、福利社等,可說是所有軍眷的生活所需都考量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