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蔡享潤談北港工藝地圖

朝天宮是北港鎮的宗教中心,也是北港人的生活重心,以媽祖文化為基底所涵養的文化產業,成就了北港鎮內眾多的藝師以及藝陣,在清代時期媽祖遶境之前,各種類型的藝師工匠如:雕刻、燈籠、彩繪、藝閣等,都會聚集到北港並且製作相關的宗教相關的製品,藝師與藝陣在作品與表演上互相比拼技藝,為的就是將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媽祖,也造就了北港地區的文化產業的深根與發展。

本支影片由北港工藝坊負責人蔡享潤主講,從北港以及朝天宮的歷史、笨港五湖四海宴、介紹剪黏、彩繪雕塑、木雕、紙塑神像、錫器、藝閣、獅頭、糊龍、傘燈、哨角、家將臉譜及電音三太子等傳統、生活、創新三大類的工藝師。

蔡享潤是北港工藝坊負責人,正港的北港囡仔,本來在台中工作,後來回到故鄉,致力推廣北港工藝,長年從事工藝師紀錄和策展。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自行整理
  • 創作者
    錄影:社團法人台灣公益CEO協會;主持人:李漢鵬;演講者:蔡享潤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20/05/16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影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