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鶴獅陣路獅

白鶴獅陣的獅頭保存傳統臺灣獅以黃色為底的獨特造型,複雜且深邃的輪廓,是為了要展現獅子的各種表情,黃清塗老師父表示,傳統臺灣獅一般是不張口,後來改製成活動可開口的獅頭,臺灣獅的精隨表現是用獅耳擺動之力,用身體肩膀帶動獅頭的方式來舞獅,以舞獅頭鬃毛時出現的力感,加上獅頭開口閉口時所表現的力道,來顯現出獅子的威猛。

老塗師的白鶴獅陣在遶境沿途中,採取一邊表演一邊前進移動的舞獅套路,包含獅鬼、2對獨獅、一隻大獅。表演內涵為獨獅跟大獅在街上遊玩,遇到獅鬼在捉弄獅群,這時候大獅跟獨獅聯合起來追趕獅鬼仔,形成一個追著獅鬼仔跑逗趣的畫面。

傳統中獅鬼在獅陣中扮演引導的重要角色,穿插其中的動作也讓獅陣更顯活潑生動,可說是獅陣中的靈魂人物。不過老一輩的民眾很遺憾地說,現在一般的獅陣陣頭表演比較少看到獅鬼,而這也更凸顯老塗師白鶴獅陣在傳統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價值。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口述訪談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陳建安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0/3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