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虎尾龍善寺同登彼岸匾額

虎尾龍善寺同登彼岸匾額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虎尾龍善寺同登彼岸匾額

虎尾龍善堂的創立乃鑑於日治時期虎尾市街發展迅速,人口增加並設置郡制,吃齋人口日益增加,然尚未設有齋堂供齋友執行佛事、聽講法理及舉行祭典等之場所,遂由齋友鍾招治、沈協等發起勸募,建地由黃老樣無償提供,於現址建堂,主祀觀世音菩薩,合祀釋迦佛、彌勒及羅祖等,於昭和4年(1929)12 月17 日舉行落成儀式。

龍善寺內現仍存昭和庚午年,即落成當時由土庫弟子林永振所敬立的「同登彼岸」匾,這是虎尾鎮轄內罕見的老匾額。彼岸一詞是從梵語pāra翻譯過來的,為「此岸」之對稱。佛教的經典中,迷界為此方之岸,稱此岸;悟界為彼方之岸,稱彼岸。又說,生死之境界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因此,同登彼岸匾詞有期勉佛教徒超脫生死,解脫涅槃之意。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1、 虎尾鎮志
撰寫者
李漢鵬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30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