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埤三濟宮錫爐

大埤三塊厝三濟宮內有一個1885年(光緒11年)的錫爐,爐身正面明顯可見彈孔痕跡,據東海大學郭應哲老師團隊的採訪,當初可能是前人抗日(打番仔反)的時候所留下來的遺跡。

據史載,1895年(光緒21年)10月8日,日軍攻打大莆林(今大林)、興化庄(今大埤三塊厝),旋又攻打雙溪口(今溪口鄉),當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即住在三疊溪庄(溪口鄉疊溪村)劉家大宅,日本領台後,在該地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所碑」。

溪口、大埤這一帶地區,先民以竹林溝圳溪流為屏障,對來犯的日軍頑強抵抗,雙方交戰激烈,三濟宮錫爐的彈孔,可能是當初在地福佬客族群們直接面對日軍所留下來的交戰遺跡,是重要史料見證。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拍攝:徐譁荏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88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大埤三塊厝三濟宮
  • 時間分期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