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件是黃貴潮根據郭光也日文原作「阿美斯之經路略圖」稍加簡化而來,說明東部阿美族的遷移經過及分布情形。根據此圖,東部阿美族遷移的主要出發地有二:其一,為海岸山脈的奇美,另一為南臺灣的恆春。大約在1850年代,居住恆春的阿美族人因受到漢人開墾及排灣族移動的影響,為尋求更多耕地與安全的生活領域,開始由屏東港口溪流域往北方遷移,與居住在卑南平原的馬蘭阿美混居,或新建社區,更進而向卑南大溪上游(新武呂溪)移動,分別在臺東的池上、關山、鹿野、利吉等地建立部落,而以池上為主要聚集地。至於由奇美部落遷移的阿美族,有的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各部落,形成海岸阿美;遷移到縱谷地區的族人,形成秀姑巒阿美。臺東平原則一向是馬蘭阿美的分布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