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頭目古門巴利亞仔和旭村移民

本件原文係郭光也於1984年以日文書寫,黃貴潮於2016年以中文翻譯並解讀,記錄1916年日人在現今豐里地帶規畫建立日本人的農業移民村,地名「旭村」,即今旭橋地名之由來。當地阿美族頭目巴利亞仔率眾向日本政府抗議,表示:「我們本地居民耕田都不夠用了,建立日本人移民村幹什麼,要我族餓死嗎?」極力反對。其結果,是頭目被拘捕監禁,非常恐怖。受此打擊後,原住民意見不一,四分五裂、各自為政。第二年,即1917年舉行豐年祭活動中,忽然大颱風來了,繼之以霍亂傳染勢甚迅猛,族人怕觸怒祖靈,無人敢抱怨。進入昭和時代,在外來族群強勢壓力下,當地阿美族人遂漸漸消失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學堂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郭光也日文原著,黃貴潮(Lifok Oteng)中文翻譯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6/08/01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