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牛車可見證馬蘭部落水稻農耕史

本件為黃貴潮解讀郭光也所繪製的馬蘭部落傳統牛車(手稿右下角為郭光也手繪的原圖),可以見證馬蘭部落的農耕發展史。馬蘭阿美族的牛車之演變,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代:牛車輪用櫸木材質所製造,通常集合二、三家合作製造,製造完成後,舉行試車禮儀,牛車輪轉動時,輪軸會發出聲響,這是它的特徵,每一輛牛車都有其獨特的響聲,常聽的人可聽聲音辨識誰家的牛車。牛車是一年兩次割稻時期用來搬運稻穀回家的主要交通工具,木造牛車的構造全面貌如附圖。第二代:牛車輪採用鑲嵌鐵皮所造的車輪。第三代:利用廢棄輪胎所製造的橡膠車輪。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學堂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郭光也日文原作,黃貴潮(Lifok Oteng)中文翻譯解讀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6/08/01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