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2年(民國41年)5月27日至30日的日記,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 112-113頁)書中的記錄,日記的部分內容為:
「五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 天氣:二十九日、三十日大雨、其他雲天
等情緒稍緩和之後,『媽媽!患部的Calakas (註73)(腐爛之骨頭)拔出來了!快點來呀!』叫一聲令她驚喜。不知怎的媽媽呆住了,沒應聲。媽媽把那支骨頭包在碎布中,拿到海邊丟棄。就這樣病魔在我體內第九個年頭時總算被取除掉了。
從海邊回來的媽媽坐在我旁邊,我看見她喜悅的臉孔,好不容易說出:『好極了!好極了!』自言自語地從眼眶裡流出高興的眼淚。媽媽也許想著事情終於過去,霉氣已逝!好運來臨!」
註73. Calakas:據老人說是腐爛的骨頭之意。也是病名之一。這個Calakas從腫包開始到腐爛取出來,歷經八個年頭,終於休止了病根。記得取出來的Calakas約六、七公分長,半徑一點五公分左右。
黃貴潮在《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筆者的話」中提到,「書名之所以題作『遲我十年』有雙重含意。艱辛的十年病痛歲月,對一個正值成長階段的少年而言,無疑是無情的命運詛咒,耽誤生命的罪魁禍首。然而,這十年的遭遇也養成了自己冷靜、忍耐的個性,磨練了自己更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加倍地珍愛、利用遠離病痛的時光,化十年的延誤為任何可能的生命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