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1938年(昭和13 年)生於新竹竹東,幼年隨祖父劉石鴦遷徙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世代務農。祖父劉石鴦係日治時期東部知名詩人,增修縣史有照片及詩作,其伯父劉琦曾任臺東縣政府建設局技正,臺東縣史人物篇有傳。
劉振8歲時,隨父母、伯父等遷徙臺東康樂定居,1958年(民國47年)臺東農校高級部畢業。隔年10月,奉派臺糖卑南原料區上班。1959年(民國48年)10月,考入臺東農田水利會,自辦事員歷任管理員、助理、管理師、灌溉股長、管理組長等職。其間,於1965年(民國54年)通過農技團考試,由經濟部以借調派赴非洲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協助發展農業。1968年(民國57年)11月,借調二年期滿,束裝返國,回任臺東農田水利會原職。1997年(民國86年),劉振公費前往日本參加旱地灌溉研究會議,考察噴灌水利相關設施,鹿野鄉高臺、馬背丘陵地區的噴灌系統,即取法由日本相關設施而來。劉振服務臺東農田水利會長達44 年又4個月,至屆齡退休為止。2016年(民國105 年)病逝,享壽79 歲。
劉氏家族經多次遷後移定居臺東,係臺東北部客家移民的常見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