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貴潮(Lifok Oteng)告別式—孫大川講述黃貴潮前半段生平

此段影片記錄2019年4月13日於臺東市立殯儀館舉行的「黃貴潮追思彌撒及公奠」,由國立臺東大學副教授葉淑綾工作團隊所拍攝。此擷取片段為前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介紹黃貴潮(Lifok Oteng)的前半段生平,講述他不因為自身的病痛限制自己,反而活出更精彩的生命。

孫大川於告別儀禮上分享他在《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六期中訪問黃貴潮後所書寫的〈遲我十年—Lifok:阿美族的讀書人、民間學者與文化的傳承者〉一文中的內容「我老黃〈黃貴潮自稱〉有一個缺點,就是不大會講話;病榻十年使我不太說話像個啞巴。整天看書,想比較多,有時候進入那種由靜默帶來的想像之樂。少年得病,也使我的心一直停留在十三歲,不自覺還常常會撒嬌,病人嘛!後來,成為傳教士被迫要說話,要面對很多人,不過,通常除非必要,我還是喜歡靜靜地坐在一旁。」黃貴潮在十三歲青春少年時期因為疾病導致將近十年的時間無法離床,但臥床期間他自學不輟,病癒後投入傳教士的工作,期間也致力於採集部落文史音樂,這樣的經歷為他後來從事文化研究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蒐集的研究資料更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孫大川於黃貴潮逝世後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協助處理喪禮相關事務,他感謝親友及來賓的參與讓告別彌撒能圓滿舉行,並認為黃貴潮本人對這為他進行的儀禮應該也很是滿意。

基本資訊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國立臺東大學葉淑綾工作團隊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4/13
  • 媒體類型
    影片
  • 參考資料
    孫大川,〈遲我十年—Lifok:阿美族的讀書人、民間學者與文化的傳承者〉,《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六期》,台北市:山海文化雜誌社,1994:6。
  • 地點
    拍攝地點
    臺東縣 (121.1438152, 22.761320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