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貴潮在1961年時購買了一台日本製的相機,從此勤於攝影,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友人曾形容他除了用文字寫日記之外,也同時用照片寫日記。他在2006年時整理早期的照片,策畫「臺東宜灣部落生活寫照紀錄片展《懷念的家鄉》」,此為其中一張照片,歸類在「宜灣天主教樂團」這個主題中。這張照片於1961年拍攝,黃貴潮說明宜灣天主教會樂團成立於1958年,這為宜灣地區居民帶來新音樂的氣氛,此為瑞士籍老師指導樂團團員練習樂器的情景。宜灣天主教會樂團的成立讓宜灣阿美族人在外籍神父的教導下,學會打鼓和吹奏大小號等西洋樂器。
陳俊斌(2009年發表,第16頁)曾論述當時宜灣部落的音樂風貌,「形成1950-1960年代宜灣音樂風貌的因素包括了自發性和非自發性因素。自發性因素指的是黃貴潮基於對西方音樂的好奇和喜愛,透過好友的指導和借助樂器教材的自修,學習了西方音樂的知識和演奏技能。非自發性因素包括了政府和教會的介入,使得加上西方樂器演奏的表演形式取代了傳統的歌舞活動。這些因素不僅改變了當時宜灣的音樂風貌,也吸引了唱片公司的注意,並影響了黃貴潮後來為心心唱片公司製作的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