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立體式萎凋架開發者-張烈錦先生

嘉義阿里山「欣峰製茶所」張烈錦先生,年輕時於臺北從事鐵工廠工作,1990年(民國79年)因家中製茶需要人手回鄉協助。

在學習製茶過程中,有感室內萎凋採用笳笠作業,製茶量會受到限制,深感到困擾。乃積極研發立體式萎凋架,於1994年(民國83年)取得專利(專利號:106431),有效的提高茶菁處理量,解決室內萎凋空間不足問題。此後持續改良,並導入空調系統,利用溫濕度進行調控,有利於茶菁進行萎凋作業。時至今日(2020年),全臺各茶區都可看到立體式萎凋架,連國外業者也相爭模仿。立體式萎凋架對於茶葉品質的提高及製茶廠空間與人力的減少功不可沒。




基本資訊

  • 生年月日/時期
    年代不明
  • 國籍
    台灣
  • 撰寫者
    黃惟揚
  • 性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