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勢鄉紅甘蔗

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這是民國73年10月25日雲林縣農產品展售大會東勢鄉農會的攤位,展售的農產品只有甘蔗,不過後方的看板則有大蒜、柳橙和紅甘蔗這三樣,比起雲林其他鄉鎮市的攤位無論是人潮或農產品品項都差蠻多的。

甘蔗的生長環境適合沙土地的土壤,過去隸屬海口庄的東勢屬於海口地,不是重黏地,就是重砂地,並不適合耕種,所以要進行土質改良。根據老一輩人的說法,他們的父執輩用牛車到別的地方挖土,再運回來到自己的田裡,把兩種土攪和在一起,而且還要在田地洗塩,免得農作物被含鹽分過高的土壤「鹹死」。

東勢鄉一直到民國70幾年仍種植大面積的甘蔗,當時國際糖價下跌,台灣糖業也沒什麼國際競爭力,而之前東勢出口大宗的白蘆筍外銷訂單也大幅萎縮,讓東勢成為雲林發展最慢的鄉鎮之一。不過近年來在保證責任雲林縣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以及活力東勢股份有公司開發一系列的胡蘿蔔汁飲料後,提高東勢的知名度,也讓東勢找到新優勢。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口述訪談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4/10/2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