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地重劃測量

農地重劃是一種綜合性土地改良的手段,方法則是將一定區域內農地透過交換分合,重新加以規劃,並建立標準坵塊,同時興建農路、水路,使每一坵塊能直接臨地,減少農作物搬運時的勞動力以及降低運輸成本。

這張照片是民國75年8月4日所攝,工作人員正在用儀器測量,測量的部分包括地籍以及高低差。由於土地重劃是一種農地的交換關係,因此在進行重劃前必須調查重劃區域內的土地地籍,以便於重劃後的土地分配。

由於農戶地籍測量的結果以及土地面積的大小會跟日後所分配取得的土地面積有關,而且農地坵塊的位置與高低差跟灌溉、排水有很大的關係,因此農民對此會斤斤計較也是可以想像的。為此內政部地政司對於農地重劃有設計一套流程,以及辦理農地重劃區地籍測量工作的注意事項,而這些無非都是為了降低日後的糾葛與爭議。一位退休的農政官員說,重劃後分配土地是最麻煩的事。因為結果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所以每次重劃後就要開始來處理部分農民不滿的情緒。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口述訪談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6/08/04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