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文學人物洪醒夫

跟彰化文學人物洪醒夫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彰化文學人物洪醒夫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彰化文學人物洪醒夫

照片拍攝於1978年(民國67年)、1980年(民國69年),位於彰化縣二林鎮。文學人物洪醒夫1949-1982(民國38年-民國71年),很年輕就步上文壇,創辦《這一代》月刊,參加「後浪詩社」,助理《臺灣文藝》編務,主編《六十四年短篇小說選》等。曾有〈紙船印象〉、〈散戲〉等文章榮登國中、高中國文教科書。34歲時因颱風天乘計程車意外身亡,英年早逝,是一位很早熟的鄉土作家。

洪醒夫,彰化縣二林鎮北平里人,原名洪媽從,從小好學深思,活躍喜遊覽,從二林國小、臺中市一中,迄臺中師專畢業。曾任教臺中縣大南國小與社口國小,服務十餘年。因學生常叫他綽號「毛毛蟲」,所以改名「洪醒夫」。洪醒夫17歲時即發表第一本書《逆流》。據他自述,是因記恨國小惡補之遭遇,以小說控訴方式,奮筆數萬言,被臺灣日報連載數天,一舉成名。

洪醒夫土生土長於小農村,對農人的辛苦感受深刻,作品大多取材於農村的人、事、地、物,披露了農村的艱苦與沒落,記錄了臺灣農業社會的轉型與演變,被文評家評為「人間苦難竹見證者 」。小說創作有《黑面慶仔》、《田莊人》、《市井傳奇》等小說,取材特殊,用字精準,別樹風格,曾獲三次文學獎,響譽文壇,有「農民小說家」之稱。洪醒夫天生豪放,落拓不拘,卻懷抱著深厚的親情、友情、鄉土情、家國情,凝就了他閃電似的文藝人生,為窮僻的農村播下了濃濃的書香。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生年月日/時期
1949/12/10
國籍
臺灣
撰寫者
謝四海
卒年月日/時期
1982/07/31
性別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