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若彤談忠貞新村的公廁

「眷村改建時,有很多老人家站在被剷掉的地前面哭,他們對眷村被拆掉的那個感覺──回憶不見了,感覺非常難過,但也是拆了,我相信,他們現在住的地方搞不好比以前好很多。」桃園市平鎮區原忠貞新村眷戶張若彤說。

「眷村的巷弄都非常窄,因爲它很擠,就是那種一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人在前面走來走去,或者是直接打開窗戶就可以跟隔壁講話等這樣子的狀況,我們這邊全都有,甚至公共廁所。我們村子的公共廁所真的是全村的公共廁所,位置就在現在的雲南文化公園。」他說他小時候讀的幼稚園、活動中心、籃球場等公共設施,都在那一塊。有一次,一羣婆婆媽媽,老一輩的人在他家聊天,就聊到公共廁所,他說:「我很想知道以前的公共廁所是怎麼樣的,你們女孩子去方便時怎麼去?我聽相聲講說裡面有小燈泡。」幾乎在場所有的婆婆媽媽直接回他說:「哪有燈,晚上就是拿着手電筒跑著去了,根本就沒有燈。」張若彤說:「真的是這樣,我自己也有印象,因爲在我小時候,那個公廁還在,但是,那個時候其實很多家他們自己已經有自己的廁所,很少去了。我有去過,但是我們家自己也有。我外公家,忠貞市場第一排第一棟就有浴室和廁所。」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張若彤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06/08
  • 媒體類型
    聲音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點
    錄製地點
    桃園市龜山區陸光新城 (121.331905, 24.9955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