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談眷村會有點隔閡,因為,中學時,我就到外地讀書去了,但是,有時候我會比較容易抓得出來我們這個地方的特別之處,就像我弟弟、妹妹沒有離開過這邊,所以他們不知道這個東西原來是很特別的,反而因爲我很早就離開這邊,我在外面看到就不是這樣。」這是桃園市平鎮區原忠貞新村眷戶張若彤說。
他說:「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早餐,我一直很想要吃麪,但是就很難買到,我只有在臺南,而且也是眷村附近,找到了一家,就是我一大早去可以吃到麪的地方,當時我在臺南永康的大灣當憲兵。忠貞新村,大家都知道是米干文化,我所以們從小,一直到我離開,早上就是要吃麪,不吃其他食物,所以出去第一個最不習慣的事情就是沒有麪可以吃,就是不習慣,非常不習慣,有一些朋友來到這邊,反而是他們不習慣早上吃這麼油、這麼鹹。把米干當早餐來吃,它的味道是很重的,然後油脂又很豐厚,但是,以前我們就是這樣在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