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雲南退到緬甸境內,說是緬甸,當時緬甸跟雲南交界的地方是雜處的,就像我們這個地方,我們講這裡是平鎮,但是,我們家這個巷口出去左轉就是中壢,右轉就是八德,是三不管地帶,我認爲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也就是說,忠貞新村有點複製了他們在雲南的狀況,就是在邊境生活得很好,我的生活圈沒在管什麼國界的,這邊也是,我的生活圈沒有在管什麼交界的,就是一個生活圈,什麼人都有,習慣跟不同文化的人合作,甚至連你講的話都聽不懂也沒關係。小時候,我家對面的伯伯,我就聽不懂他講話,但是沒差啊!我們就是鄰居啊!我覺得真正的特色在這個地方。」桃園市平鎮區原忠貞新村眷戶張若彤說。
其實,「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我們村子,看雲南文化,他骨子裡其實有一種多元文化的特色。」所以你是少數民族,跟我是中國人沒有妨礙,他說:「像我爺爺是雲南人,可是他到果敢,雖然他很認同中國,也自稱是雲南的,可是他跟那些人在一起的時候,也自稱是果敢的,這是他們的特色,他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正因為骨子裡是位於邊陲地帶的,所以「我們在哪也邊陲,我們在客家人跟閩南人的邊陲,就是忠貞新村這個地方建立自己的地方,然後一下跑到客家人的地方,一下跑到閩南人的地方,但是,我們只是像是轉來轉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