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文件是黃貴潮(Lifok Oteng)收藏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證明書,於1990年(民國79年)6月4日開立,黃貴潮當時58歲,是中央研究院的約用助理員。此證明書說明黃貴潮「自民國七十二年九月一日起來本所擔任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之研究計畫項下之山地研究計畫助理。七十六年七月一日起改由本所業務費項下所列之助理經費支薪。七十八年度約僱期限於七十九年六月三十日屆滿,辭職照准。特此證明。」
黃貴潮曾於〈我與馬淵父子〉(2009年刊登)一文中提及1971年3月22日他和馬淵悟在臺東縣宜灣部落第一次見面,1983年他也在馬淵悟的推薦下,認識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劉斌雄先生,於是進入民族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的工作,協助蒐集、整理和翻譯阿美族口傳文學的相關資料。黃貴潮認為這個人生的轉折點為他後半生的人生舞台,肯定為名符其實的讀書人。黃貴潮在中研院工作期間,出版了〈漫談阿美族的口琴Datok〉(1988年)、〈宜灣阿美族的傳統Kawas觀念〉(1988年)、〈再談宜灣阿美族的傳統Kawas觀念〉(1988年)、《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紀錄》(1989年)、〈日治時期原住民教育資料〉(1989年)、〈宜灣阿美族的竹占〉(1989年)、〈宜灣阿美族的傳統Adada(疾病)觀念〉(1989年)、〈宜灣阿美族對夢的看法〉(1990年)、〈阿美歌舞簡介〉(1990年)等著作。

收藏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證明書_JPEG(96dpi).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