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高雄市前鎮區「侯澄三國術館」的侯澄三之妻陳金玉,正在幫患者推拿的情形,另一物件則是侯澄三國術館的藥袋。侯澄三,1969年生於嘉義朴子,憑著自幼學習的推拿整骨技術,來到高雄市開設國術館。當時高雄加工出口區工廠林立,拆船業也非常興盛,但是,在一片欣欣向榮的背後,職業災害也不少,輕則筋骨痠痛,重則傷筋斷骨。按〈因拆船業而生侯澄三國術館紅極一時〉一文的報導,侯澄三的父親帶了一位拆船公司的老闆來,將國術館介紹給工班的工頭,其手下四、五百名工人只要有筋骨方面的問題,侯澄三國術館就是他們的首選。前鎮區知名拆船工頭陳啟清就非常肯定其推拿技術,家裡也常備其吊膏(筋骨膏藥),並說侯澄三國術館生意能這麼好,都是他介紹的,二人還因此成了連襟。因拆船業興盛,國術館和吊膏也成了臨港工業區很重要的一部份。當然,在拆船業由盛轉衰之後,連帶也影響侯澄三國術館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