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錄音檔是居住在原高雄市小港區紅毛港的楊天文,口述紅毛港地方宗族的歷史。現在臨港工業區開貨櫃車的弘農楊氏宗親會總幹事楊天文說道:「當年紅毛港有五大姓,分別是楊姓、李姓、洪姓、蘇姓、吳姓。」因此,紅毛港的六個聚落,除了海澄里的「埔頭仔」之外,都以姓氏稱之,例如海昌里的「姓楊仔」、「姓吳仔」,海豐里的「姓李仔」,海原里的「姓洪仔」,海城里的「姓蘇仔」等聚落。
這些聚落的角頭廟,由各宗族的姓氏構成了地方的信仰,例如在海汕一路97號的「埔頭仔廟」飛鳳寺;海汕一路285號的「姓楊仔廟」飛鳳宮;海汕三路20之3號的「姓吳仔廟」天龍宮;海汕四路50號的「姓李仔廟」濟天宮;海汕四路203號的「姓洪仔廟」朝鳳寺,以及海汕五路132號的「姓蘇仔廟」朝天宮。當然,各廟宇的祭祀圈也跟各姓氏聚落幾乎重疊,並產生高度認同感,以角頭廟為主要信仰和祭祀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