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明,1943年生於埔里鎮,筆名梁典。從初三開始,梁坤明便入前輩藝術家蕭木桂門下習畫,苦修了4年後,終於開花結果,他以極優的術科考取國立藝專西畫組。他稱自己是吸水的海棉,3年當成6年用,為的是帶給家鄉的子弟有更多學習的內容,為的是把家鄉的風情畫得更加深入。梁坤明畢業後回鄉在埔里、大成國中任教。
從1961年起,梁坤明便常在埔里的街頭和鄉間寫生,當時的藝術風氣還很閉塞,許多人把他看成特立獨行的人。當時,他雖然只是一名高中生,但他身上流着繪畫的血液,心中充滿對藝術的渴望,堅忍地走過這段歲月。
至今,他仍經常騎著單車穿梭在埔里的大街小巷,用水彩寫生來留住時光歲月,40多年來,他畫遍不同時節的街景和田園風光,他的油畫耐人尋味,表現濃濃的故鄉情。
除此之外,梁坤明也擅長水墨寫意,他筆下的牛隻百態,表達了無限情趣,令人愛不釋手。還有在他強而有力的刻畫下紀錄了台灣風土舊情版畫,也讓人回味無窮。
921地震之後,梁坤明特別進行了埔里手工紙產業的田野調查工作,以美術創作者的關懷,記錄了埔里手工紙傳統工藝發展歷史文化與震後的狀況,成為手工紙文化保存的重要資料。2016年,梁坤明獲聘為埔里鎮立圖書館第11屆駐館藝術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