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2年(民國41年)11月26日寫下的日記,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125頁)書中的記錄,當日日記的部分內容為:
「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三 天氣:大雨
清晨天尚未明亮,舅舅來說,民國十一年次(註78)出生者,必須參加服兵役身體檢查,是鎮公所來通知的。昨天,向檢查官說明,要來檢查者是殘廢,不能走路,可是未得到許可。所以今天必須要去,親自參加體檢。跟媽媽相談結果,決定由舅舅揹著我去檢查。
天在下雨,交通不便的一天。公車來到之前,舅舅揹我到辦公處試一試,比想像中還要輕鬆地到達辦公處,本來害怕揹了之後傷口會痛,結果什麼也沒痛。約等待半小時,上午十時五分的公車來了,因為車上客滿,舅舅仍揹著我,但是這樣受不了,好在後座有空位,我就坐在那裡。
想起一則故事,有位旅行者乘坐往東京的火車往東京街……遊覽一樣的心情很高興。從宜灣到新港一路上的窗外風景,這十年來已完全改變了。看著車窗外沿途的美景,彷彿一場夢。
公車到達成功站,先等客人下車後,舅舅揹我下了公車,那時的心情好像小孩一樣。進入候車室,陌生人們的目光,一齊集中在我身上。三十歲新奇的小矮人來了!偷偷摸摸議論的樣子,這是正常現象,不會過分吧!因此,他(我)的目光不曉得要擺在哪裡?」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黃貴潮的書寫對原住民文學與歷史的建構有一定的貢獻。
註78. 民國十一年次:筆者原本戶籍出生年登記為民國十一年次,實際筆者是民國二十一年次,有十年的誤差。受體檢之後改回民國二十一年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