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口湖蚶仔寮放水燈

放水燈是口湖牽水狀拔度儀式中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道士團以外,許多在地的居民也會一起參與。放水燈的目的在於召請水路孤魂,在日某時前來道場聞經受度,在民間許多陰陽醮事,均可見放水燈的儀式,如宜蘭水燈節、基隆中元祭每年都吸引許多鎂光燈的焦點。口湖牽水狀祭典所追思的170多年前因海難而死的先民,因而此放水燈也就格外具有意義。

蚶仔寮每年約在農曆六月初七放水燈,當天下午3:30,眾人皆齊聚舊港邊開基萬善祠,由獅陣開路,乩童引路,全程徒步往海巡署成龍安檢所舊金湖港的前進,約在4、5點會抵達港邊,工作人員隨即在港邊設置香案,由道士團送念經懺,奏報天地神祇,召請水域的孤魂上岸,接著,工作人員會將「水燈厝」一一抬上膠筏,開往海上燃放。

回程時,隨拜人員會沿途插香,作為路燈記號,引導孤魂能順利抵達萬善祠會場寒林所和同歸所紙厝,沐浴更衣梳妝打扮,接受人間普度。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台子村蚶寮126號
  • 地點-縣市區
    雲林縣
  • 撰寫者
    李漢鵬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口述訪談 2、 黃文博,金湖港牽水狀(車臧)
  • 地點-緯度
    23.5458636
  • 地點-經度
    120.1523226
  • 活動主辦單位
    口湖蚶仔寮開基萬善祠
  • 時間起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日治時期明治年間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