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談話是桃園市中壢區原精忠六村甲區92號眷戶張純一談精忠六村甲、乙區的分界。
精忠六村跟絕大多數眷村不一樣的是,分成甲、乙兩區,「營區與大水溝剛好分割了精忠六村甲、乙區,靠近火車站的是精忠六村甲區,靠近自立國小的則是精忠六村乙區,」民國57年(1968)在精忠六村出生的張純一說,精忠六村甲區在內壢車站後面,從原為聯勤第34地區收支組的國軍中壢財務組一直到現在的莊敬路,因為那時候她家在最後一排,所以她小時候上學都沿著鐵路走,經過營區與大水溝,「只要過這個水溝,這邊,我們會稱為乙區。」張純一說,桃園市中壢區自立國民小學在鐵路這邊有一個小門,出去之後就是精忠六村乙區跟自立新村的交界處,這裡「有市場,有住宅。」然後就是自立新村。
雖然如此,國小的時候,她有一半的同學是客家人,或姓劉,或姓林,他們的田都在精忠六村四周和甲、乙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