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治(1957-)生於金門縣,2016年取得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專業文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專任講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傳達設計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創處處長等職。從小生長在一個金門的傳統大家庭中,自小被過繼到叔叔家當養子,飄渺的命運影響他對人生的看法。張國治認為自己處於那後現代的不確定性中,除了東方的禪學與美學,他對於存在主義、後殖民理論、胡賽爾現象學、鈴木大拙等理論皆曾研讀過,而藝術就是他安頓身心的最好方式,「在現實與浪漫之間」,就是張國治對自己作品的註解。
張國治擁有令人驚嘆的寫實繪畫能力,卻不想流於浮面,深入探究塞尚的繪畫幾何解構,並以山水畫的創作形式,透過西方油畫表達東方繪畫中的「三遠」概念,表現出宇宙洪荒的浩浩湯湯,超脫固定形象,為山水畫延伸出新的哲學境界;一方面也是以山水記下自己的人生,回顧自己的命運。張國治相信是命運讓他遇見藝術,帶著一份使命感,將這份感動傳承下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