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災後鐵線搶修

照片中為民國40年(1951)馬太鞍溪橋因為颱風侵襲,被摧毀橋的路基堤防而造成鐵路中斷,火車無法行駛,工務段的員工正在全力搶修中。負責維修臺鐵的單位可以分成三種,第一個是花蓮工務段,主要負責舊臺東線鐵路鐵軌養護、維護及建築工程的施作與路產管理人員的辦公廳舍,第二個是鐵路搶修隊,採用輪班制24小時隨時待命,若發生緊急事故,例如:颱風過境、地震或是交通意外,第一時間前往現場搶修,第三個是臺鐵招聘的臨時民工,每年6月到10月都是臺鐵招聘民工的旺季,很多人會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加入搶修,給予酬勞的標準由現場監工人員自行判斷。這種按件計酬的災害搶修方式非常有效率。馬太鞍溪橋在花東公路整修計畫(民國46年(1957)至民國48年(1959))下,利用原有的鐵路橋改造成可讓鐵、公路共用之橋。橋梁每隔一段橋墩會設避車處,供人、自行車、機車躲避。照片提供:張志遠。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花蓮縣文化局,《軌跡歲月:花東鐵道情懷2》(花蓮縣文化局,2010)
  • 撰寫者
    洪紹予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5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