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由黃國超書寫的文章,透過收集黑膠資料、田野調查、相關人物訪談等方式,整理釐清鈴鈴唱片公司所生產的山地歌曲類型、生產過程、詞曲創作者、歌手、公司老闆、企畫等相關人物互動的關聯性。因為黃貴潮曾於1967年時為鈴鈴唱片公司編導《台灣山地歌謠》唱片第八集、第九集和第十集,這篇介紹鈴鈴唱片的文章也有多處提到黃貴潮的段落。包括第十六頁提到黃貴潮創作歌曲:〈憂夜月景〉(又名〈良夜星光〉)。第十九頁說明「1968年鈴鈴唱片老闆洪傳興邀請阿美族音樂家黃貴潮,協助將日本流行唱片改填詞阿美族語,並交由賴國祥(阿美族)演唱,唱片名為「改編山地流行歌」,前後共發行有三集。第二十一頁「黃貴潮(1999年)認為,歌曲製作根據音樂理論,音樂有歌譜,進一步有伴奏,有作曲家,編曲家,演唱者,文字企畫,這才是阿美族流行歌的起源。」第二十八頁「阿美族音樂人黃貴潮甚至覺得『娜魯灣』比『原住民』更適合用來指稱台灣的原住民。」等。這篇文章也引用了江冠明《臺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現代後山創作音樂調查計畫》一書中的採訪紀錄〈黃貴潮—歌謠創作與流行歌的起源〉(1999年出版,頁183-88),以及黃貴潮本身的著作〈阿美族的現代歌謠〉(2000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