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貴潮(Lifok Oteng)小湊國民學校家庭通信簿

黃貴潮(Lifok Oteng)國小就讀「臺灣公立臺東廳小湊國民學校」,「小湊國民學校」的前身為西元1903年設立的「臺東國語傳習所成廣澳分校」,西元1906年獨立為「成廣澳公學校」,西元1920年改為「成廣澳小學校」,直到1941年才改稱「小湊國民學校」,日語「小湊」即「小港」的意思,戰後國民政府將之改名為「忠孝國民學校」,這個已經一百多年的學校也見證了阿美族人所歷經的不同政權的教育體制。這份文件是小湊國民學校的家庭通訊簿,內容包括當時的校長和助教姓名,學童姓名、住所與生日,學業成績,身體狀況,和出缺席狀況等訊息。黃貴潮在修身、國語、國史、地理、算數、理科、武道、體操、音樂、習字、圖書、和農業不是獲得良就是獲得優的成績,表現相當良好,且當時助教中島清胤給與黃貴潮「元氣潑刺,動作快活」的評語。

孫大川在〈Lifok:阿美族的讀書人、民間學者與文化的傳承者〉文中提到:「『元氣潑刺,動作快活』顯然是Lifok一輩子不願遺忘的童年記憶,從他不斷要我認真辨認他珍藏的小學合照相片那種殷切的神情,以及他不斷要我注意『家庭通信簿』中有關他身高、體重的紀錄,我可以推斷他是多麼珍惜那十二年健康、活潑的童年歲月,那是他原始的伊甸園,也是支持他在染疾癱瘓之後,仍能自我肯定、自我接受的完美原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葉淑綾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臺灣公立臺東廳小湊國民學校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43/03/24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