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攝於1950年代的秀姑巒溪畔清晨,後面的山脈為海岸山脈,《影像寫花蓮2》書中其實幫照片以劇本的方式做了設定:一名叫做「望春」的女孩在家鄉等待愛神的故事,搭配1960年代國片電影「養鴨人家」的氛圍,讓照片增加了延伸的故事性。秀姑巒溪發源自秀姑巒山,全長103公里,其中經過海岸山脈,因而形成峽谷與曲流,豐水期時便有許多遊客會來此泛舟、溯溪,中間有許多湍急水流,使得行程更加有趣,照片中看起來河床是乾涸的,應是在枯水期所拍攝,才能安心擺拍。照片提供:江志峰。
此照片攝於1950年代的秀姑巒溪畔清晨,後面的山脈為海岸山脈,《影像寫花蓮2》書中其實幫照片以劇本的方式做了設定:一名叫做「望春」的女孩在家鄉等待愛神的故事,搭配1960年代國片電影「養鴨人家」的氛圍,讓照片增加了延伸的故事性。秀姑巒溪發源自秀姑巒山,全長103公里,其中經過海岸山脈,因而形成峽谷與曲流,豐水期時便有許多遊客會來此泛舟、溯溪,中間有許多湍急水流,使得行程更加有趣,照片中看起來河床是乾涸的,應是在枯水期所拍攝,才能安心擺拍。照片提供:江志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