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蓮手工麻糬曾水港先生

照片中為花蓮手工麻糬的創始人曾水港先生與他掙錢的工具。曾水港為祖籍桃園龍潭的客家人,1936年(昭和11年)時,十五歲的曾水港先生聽說「後山」(指花東地區)地廣人稀,官廳與民間的開發組合機構均極力招攬「山前」(即西部)的勞動力東移開墾,因此與十幾個故鄉夥伴一同在中壢搭上蒸汽火車,再至基隆轉搭名叫「貴洲丸」的輪船抵達花蓮,當時花蓮港仍未完工,必須先於南濱外海以小駁船轉接的方式上岸。曾水港夫婦清晨五六點便起床處理豆沙餡、糯粄,全部處理完畢後再五個裝袋,放入有玻璃蓋的木盒中由曾先生騎車叫賣。照片提供:邱上林。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邱上林,1999,《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第二輯》。出版: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撰寫者
    黃心妤
  • 創作者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