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地點為1960年代花蓮市的花崗山,小孩身後隱約可以看見「東方大馬戲團」的招牌,根據書中描述,東方大馬戲團其中一個表演是兩名日籍重機騎士在一個圓形大鐵籠中呼嘯盤轉,使得觀眾緊張不已,但照片中僅能看見招牌,十分可惜。「花崗」的名稱取自原住民「撒基拉雅族」語,花崗山上並沒有花崗石。花崗山原為20公尺高的小山丘,在日治時期由政府發起勞務奉公(今稱勞動服務),藉由民眾的力量將其鏟低十公尺,命名為「花崗山公園」,設置棒球場以及小型動物園,飼養猴子、孔雀等小型動物。照片提供:王亦任。
照片中地點為1960年代花蓮市的花崗山,小孩身後隱約可以看見「東方大馬戲團」的招牌,根據書中描述,東方大馬戲團其中一個表演是兩名日籍重機騎士在一個圓形大鐵籠中呼嘯盤轉,使得觀眾緊張不已,但照片中僅能看見招牌,十分可惜。「花崗」的名稱取自原住民「撒基拉雅族」語,花崗山上並沒有花崗石。花崗山原為20公尺高的小山丘,在日治時期由政府發起勞務奉公(今稱勞動服務),藉由民眾的力量將其鏟低十公尺,命名為「花崗山公園」,設置棒球場以及小型動物園,飼養猴子、孔雀等小型動物。照片提供:王亦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